鄄城县尧陵

字号:        

文件来源: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6-05


尧陵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西南7.5公里的富春乡榖林庄村南,东临榖林苗圃场院。南距金堤一公里。

尧葬榖林的记载,始见于秦朝吕不韦所编《吕氏春秋∙安死》 :“尧葬于榖林,通树之。”魏晋时期的皇甫谧著有《帝王世纪》,首次确定了尧冢的具体位置。书载:“尧葬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榖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首次将尧葬处,称为尧陵。”今成阳(小成阳,鄄城县富春乡榖林东)西二里有尧陵。”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濮州知州韩铎言:“尧陵在本州雷泽县东榖林山。”明王道《濮州帝尧陵祠碑记》载曰:“竹林本榖林遗址,其为尧陵也,盖无疑也”清乾隆元年(1736年),山东巡抚岳浚《改祀濮州尧陵议》称:“尧陵实在濮州城东南六十里,古雷泽之东榖林庄前。陵前有享殿三间在焉。”左为榖林寺,旧设祀田一百二十亩,濠地四十亩。州官春秋祭享。……尧陵在曹濮之间无疑,所谓榖林,界在曹、濮,今隶濮州。《清史稿》载:“濮州东南榖林,古雷泽也。乾隆元年,修葺厘正,定榖林(尧陵)为旧址。”“乾隆初,定榖林为尧陵,稽古证讹,万世可守,嗣后祭告,率由旧章。”

龙山文化

2015年,菏泽市曹州文物考古所对尧陵进行勘探,本次勘探的重要收获是发现尧陵修建在龙山文化遗址之上。

通过勘探得知龙山文化遗址平面呈椭圆形,南北最长约 420 米,东西最宽约 330 米,面积约 14 万平方米。地理坐标大致为:南端 N35°30′34.4675″、 E115°27′28.8859″;西端 N35°30′41.0870″、 E115°27′24.9436″; 北端 N35°30′46.8735″、 E115°27′33.5397″;东端 N35°30′37.4464″、 E115°27′34.0364″。在距地表 4.5 米以下,鲁西南地区特有的堌堆文化特点显现出来。其西部中间位置明显凸起,南北狭长,而且坡度较大,东西稍窄,却陡立。地下凸起部分长约 210 米,宽约 100 米,堆积较厚,遗址中部文化堆积厚度达10米以上,其周边文化堆积则较薄。从勘探结果看尧陵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出土遗物包含陶片、骨头、烧土块、琉渣等。从出土的文化遗物分析,该遗址主要包含明清、汉代、周代和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

尧陵历史

2015年11月,尧陵历史文化论证会在鄄城成功举行,专家、学者共计30余人参会,在考察尧陵后,专家学者达成共识,鄄城尧陵龙山文化遗址14万平方米规模宏大,遗存丰厚。尧陵不仅是上古尧帝的归葬之处,还是一处汉代以来的祭尧遗址。

据《濮州志∙ 尧陵古图》载:陵区周围绕有陵墙,内有享殿,东西朝房,更衣亭;陵园东南有圣母殿;大门南侧有石坊。尧陵封土位于陵区北部正中,呈椭圆型,环封土一周绕有陵墙。封土前有清光绪二十九年八月濮州知州谬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一通;神道南部东侧立有明嘉靖二十四年濮州知州薛孟立祭文碑。陵区内植有松柏200余棵,把尧陵装点的庄重肃穆,雄伟壮观。1979年尧陵被鄄城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尧陵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尧陵遗址

尧陵遗址是分布范围达14 万平方米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址,内含龙山文化时期、周代、汉代、明清时期遗存。其中清代遗存分布范围较小,约 1.17 万平方米,位于现存尧陵封土以南、以东,可能是清代尧陵的建筑遗存。

尧陵及其附属文物:自汉宣帝刘询起(前73年),以帝尧为祖宗。《东观汉记·光武帝纪》载,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二年(26年)始祭成阳尧陵,这是有史可查的祀尧陵之始。《东汉观记·光武帝纪》载“建武二年,”宜脩奉济阳成阳县尧冢,云台致敬祭祀礼亦宜之。”

东汉元和二年(公元 85 年)帝使祀尧于成阳(《濮州志·典礼》83 页),永康元年(公元167 年)济阴太守孟郁建尧庙,并作修尧庙碑。由此可以推测,尧陵及尧庙应叠压在龙山文化层之上。

封土

现存封土直径35米、高 9 米 ,其上遍生榖树。

陵区内原有享殿,东西朝房,更衣亭,圣母殿、中山夫人祠和石坊。因该地为黄泛区,历史上曾多次被洪水淹没,上述文物遗存均被淹没于地下。

清代墓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八月濮州知州谬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立于墓前。

明代祭文碑

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 1545 年)濮州知州薛孟立祭文碑,立于墓前神道东侧。

榖林云日牌坊

2011年 12 月-2012 年 1 月,在尧陵陵区南侧水利施工过程中,发现牌坊遗迹。经请示山东省文物局批复同意后,发掘出土清乾隆四年榖林云日牌坊构件共计 105 件,主要构件和附件均无遗漏,牌坊现已在原址吊装复原。该牌坊为青石质,四柱三间门式牌坊,正间宽3.8米,次间宽1.6米,总宽度约8.5米,通高约5.75米。坊柱长方体抹角,正间石柱宽厚均60厘米,高4.8米,次间石柱宽厚均50厘米,高3.8米。坊柱素面磨光,柱头蹲有神兽。坊柱头两侧饰有云板,坊柱下前后有抱鼓石加固。正间额坊上题有“榖林云日”四个大字,落款为“乾隆四年蒲月谷旦”。次间额坊上刻有卷草纹饰,没有题记内容。“榖林云日”坊位于尧陵神道的最南端,是进入尧陵陵区的标志建筑。“榖林云日”坊用料沉稳厚重,构造简洁大方,给人以庄重肃穆,雄伟浑厚的不凡气势,是古代牌坊建筑中的珍品,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它既是尧葬榖林的重要实物证据,也是关于榖林地名的考古发现,为中国文明起源和尧陵研究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实物资料。

历史价值

鄄城地处海岱文化区与中原文化区的交界地带,14 万平方米的大型龙山文化、周代、汉代遗址的发现,对当地的古代聚落分布、地方文化类型的建立,对海岱龙山文化与中原龙山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社会发展脉络和发展水平的研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帝尧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帝王,也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第四位(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王,是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转化过程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尧“禅让”于舜,舜“禅”于禹,构成了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特有的一段佳话,与大禹传位于子启,而开启的“家天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研究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科学价值

鄄城地处黄泛区,尧陵遗址文化层深埋地下4米至14 米,包含清代、汉代、两周和龙山文化时代的遗存,其埋藏深度、地层堆积与变化,对研究当地生态、地貌变化及黄河水患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龙山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水平极高的一种考古学文化,也是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步入文明时期的重要节点。龙山文化及周代、汉代、清代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各时期的社会结构、习俗、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艺术价值

龙山文化的制陶、制玉,周代的铜铸造、制玉、汉代的冶铁、漆器、制玉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显示出不同时代的各种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艺术观念和工艺造诣都具有重要价值。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