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政务访谈
上线嘉宾:
李卫东
上线时间:
2025-10-23
上线单位:
鄄城县农业农村局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市民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卫东。李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鄄城县人民政府网站“政务访谈”栏目。

李卫东: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市民朋友们好!感谢政府网站为我们提供一个与大家相互交流的平台,我代表县农业农村局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县“三农”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主持人:鄄城作为农业大县,粮食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2024年我县小麦高产攻关田刷新纪录,2025年在“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方面又有哪些新突破?​

李卫东:我们始终把稳产能、保丰收作为核心任务。重点抓了三工作:一是科技护航更精准。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田+良机”配套模式,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9.8%种植面积93.1万亩,平均单产528.7公斤,总产49.22万吨,单产创历史新高,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2万亩、大豆种植任务5.17万亩。二是农田建设再升级。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5万亩,2024年我县承担1.5万亩改造提升项目已完工,新打54m深机井66眼,60m深机井150眼,配套170QJ25-32/4kW型水泵及相关配套设施,IC卡射频控制系统216套,管理机8台,以及射频卡5000张新建、改建生产桥27座架设10kV架空线路(含导线及电杆金具)15.65km,低压架空线,架空绝缘导线7.925km,10kV柱上变压器(ZA-1-ZX,100kVA)18台。目前已经通过市里验收。三是防控体系更健全。延续“统防统治”优势,完成小麦飞防面积51.4万亩、玉米重大病虫飞防面积15.2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60.7万亩,推广多项先进适用技术3.2万亩。

主持人: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我县在培育农业“新六产”、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哪些实效?​

李卫东: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0家,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涌现出晨雨红糖、珍屉食品、尧宝食品、京味食品等一批优质项目,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业态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从事藤编加工15000多人,散布在周边加工点350多个,人均年收入1.2万元。肉鸭全县建有生态肉鸭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32处散养家庭农场2000户,上半年出栏肉鸭出栏肉鸭4500亿只,带动6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5万元鲁西黄牛、中国斗鸡、“三主元”植物油成功获评省级知名品牌,晨雨糖业的系列产品正在培育中。新发展培育社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16个。省级产业强镇达到4家,乡品名村39个,“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44个,实现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主持人: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我县在培育新型农民、激发主体活力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卫东:强化“农时前置”原则的落地细节“培训赶在农时前”的抽象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规划性。结合2025年农业生产周期,提前3-6个月制定培训计划突出“按需施训”开设“电商运营”培训,内容涵盖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物流对接等实用模块,解决农民“卖货难”问题。邀请农技专家现场示范,重点讲解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精准管理等核心技术。组织“安全生产规范”培训,覆盖农药使用标准、产品溯源流程等内容,助力农民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2025年完成电商、果树修剪、农业技术、蔬菜种植、安全生产等多个培训项目,培训人数1800余人

主持人:我们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李卫东:我们坚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确保“三保障”、安全饮水和兜底保障等政策保持稳定。不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截止目前,全县脱贫享受政策户7597户,16349人,监测帮扶对象124户390人,全都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不存在返贫致贫现象。全面盘活利用就业帮扶车间,全县367个车间正常运营362个,利用率达到98.6%。签订车间租赁合同362个,年租金269.2万元,带动就业3742人,其中脱贫人口273人。落实雨露计划、齐鲁富民贷、扶贫助学政策,雨露计划共惠及脱贫享受政策家庭以及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范围家庭的在校中、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共计1481人次,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222.15万余元。二是加快实施衔接资金项目。2025年度投入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1073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36个。

主持人:今年以来,我们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李卫东: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缺少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农产品品牌不够多、影响力不够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初级加工企业,精深加工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农民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偏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仍较单一,不少村仍依靠资产租赁项目收益,缺乏稳定有力的产业支撑,缺乏可持续的经营性收入。农村人居环境群众会参与度不高,农村改厕、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等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局长的详细介绍。最后,请您再谈谈咱们下一步工作中都有哪些打算?

李卫东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抓好核心任务,决扛牢政治责任,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全面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行动,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发展节水灌溉,推进粮食面积和产量提升,确保全年粮食稳产稳增。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建设彭楼镇、董口镇优质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提升。探索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发展模式,将农民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各环节上,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主持人:感谢局长的详细解读和精彩分享,让我们对鄄城农业农村发展充满信心。今天的访谈节目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