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11371726MB2865905E/2025-00817 | 分 类: | 文化展览讲座 |
| 发布机构: | 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5 年 07 月 02 日 |
| 标 题: |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鲁锦文化“织”进校园课堂,浸润童心 | 发布日期: | 2025 年 07 月 02 日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 内容概述: |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鲁锦文化“织”进校园课堂,浸润童心 | ||
- 索 引 号:11371726MB2865905E/2025-00817
- 分 类:文化展览讲座
- 发布机构: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 标 题: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鲁锦文化“织”进校园课堂,浸润童心
- 成文日期:2025 年 07 月 02 日
- 发布日期:2025 年 07 月 02 日
- 内容概述: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鲁锦文化“织”进校园课堂,浸润童心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鲁锦文化“织”进校园课堂,浸润童心
浏览量:
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让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6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鲁锦‘织’入课堂 文化基因‘绣’进童心”活动在我县丛园学校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县文明办、县文联主办,县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支持配合,是我县深化“非遗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又一重要举措。

活动中,鄄城县中国鲁锦博物馆馆长路维民化身“文化使者”,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的鲁锦文化之旅。路馆长精心准备,通过图文并茂的PPT、生动的视频展示以及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系统讲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的前世今生。

课堂上,古老的鲁锦纹样在屏幕上随着指尖滑动徐徐展开。路馆长娓娓道来,从寓意丰富的“枣花”、“猫蹄”等传统图案背后的故事,到经纬交织、一丝一缕中蕴含的复杂精湛的织造技艺,都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借助现代数字媒介,同学们跨越时空,沉浸式体验了鲁锦“一梭一世界”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紧盯着屏幕,踊跃参与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鲁锦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此次鲁锦进校园活动,正是我局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特别是青少年教育体系的具体实践。通过将鲁锦这样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引入课堂,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保护传承的责任感。
未来,县文旅局将持续深化“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更多元、更新颖的传承方式。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推动鲁锦等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鲜活、更具吸引力的姿态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和成长过程,让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的生机,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共同守护好我们宝贵的文化根脉。



鲁公网安备3717260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