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内容
字号:        

浏览量:

索 引 号: 11371726004495004C/2025-18267 分  类: 新闻发布会解读
发布机构: 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 年 09 月 11 日
标  题: 【新闻发布会解读】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1 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内容概述: 【新闻发布会解读】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的通知 效力状态: 有效
  • 索 引 号:11371726004495004C/2025-18267
  • 分  类:新闻发布会解读
  • 发布机构: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5 年 09 月 11 日
  • 标  题:【新闻发布会解读】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25 年 09 月 11 日
  • 内容概述:【新闻发布会解读】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的通知
  • 效力状态:有效

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召开。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主要内容,相关负责同志就记者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

徐长占: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徐长占。

进一步加强对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决定立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并制定印发了《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机制》)

为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文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等情况,我们召开这次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颖女士,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文喜先生,鄄城县文物保护中心路维民先生。

首先请刘颖局长为大家介绍《机制》的主要内容。

刘颖: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鄄城县建立文物保护协调机制的有关情况。建立文物保护协调机制是为了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为了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文物保护协调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对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是今后我们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

鄄城县文物保护协调机制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任协调机制副主任;统战部、网信办、发改局、财政局、自规局、公安局、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24个职能部门和17个镇街的镇长、办事处主任为成员。从组织架构上看,文物保护协调机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关联的部门非常多。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由我兼任办公室主任,朱文喜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2025年6月,鄄城县被菏泽市深化改革办公室和市文化和旅游局确定为“创办文物保护协同机制改革试点县”。建立文物保护协调机制是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历年来,鄄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出台一系列保护措施,修缮众多有价值的文物遗迹,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协调机制的成立,将推动鄄城县文物保护事业朝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徐长占: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鄄城县是千年古县,还是著名的伏羲桑梓,尧舜故里,请介绍下鄄城县文物遗存的基本情况。

徐长占:这个问题请鄄城县文物保护中心路维民主任回答。

路维民: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鄄城文物遗存情况的关注。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鄄城县文物遗存的基本情况。鄄城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也是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类的先祖伏羲生于彭楼镇的雷泽之畔;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帝活动于成阳,葬于富春镇的榖林;帝舜生于闫什镇的姚墟,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上古名士许由隐于箕山;范蠡的老师计然生于今旧城镇的濮上;战国军事家孙膑诞生在红船镇的孙老家;战国刺客荆轲葬卫地,墓在今孙膑旅游城内;汉代直臣汲黯葬箕山故里;三国时曹操驻军于鄄,在今老城区内掘亘古清泉;曹植封陈王,筑读书台于杏花岗上;晋代廉吏吴隐之、唐代起义军首领王仙芝,宋代名相李迪、纸币之父张咏、明代兵部尚书苏佑等著名历史人物均生于鄄城,也留下了众多与之相关的文物古迹。

通过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鄄城县发现了不可移动文物遗存317处,去年开始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又登录新发现文物信息49条。目前,鄄城现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不可移动文物点255处。这些内涵深厚的文化遗产,折射出的是深邃恒久的文明之光,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更是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徐长占感谢路主任的解答,请继续提问。

记者:请问鄄城县在文物保护方面做了那些具体的工作,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徐长占:这个问题请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朱文喜副局长回答。

朱文喜:感谢记者朋友对鄄城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除了成立本协调机制,县政府常务会还专门研究文物保护工作。邓兆朋县长向参加会议的各镇街主要负责人提出文物保护的工作要求,亲自部署开展文物保护、环境整理和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

本协调机制成立后,全县文物保护自查自纠工作迅速展开。各镇街副书记靠前指挥,所属宣传委委员,分管镇长,文化站长齐抓共管,和行政村干部一起到每个文物保护单位,排除安全隐患,整理周边环境卫生。近日全县检查62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发现存在问题86条。县委宣传部李沉静部长、县政府赵少林副县长、文旅局刘颖局长分别巡视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调度监管各镇街整改工作逐项清零。截止到8月底,共整理文物保护单位环境卫生41处,更换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牌38块,清理文物本体上广告牌、粘贴画4处,发现并更换过期消防器材3处。文物本体得到妥善保护,周边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同时每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点上都安排1-2名义务文物保护员,负责文物日常的管理和环境维护工作。县文旅局和人社局联合设置文物保护安全巡查义务岗66名,负责每周巡查全县317处文物遗存,和义务保护员一起,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徐长占:感谢朱局长的解答,今天的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请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对今天发布会的内容进行充分准确的报道和解读,引导社会各界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为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鄄城快报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2MeZJ0inimkKOVSPblKRFg

视频源:鄄城融媒

链接地址:https://iapp.juanchengrongmei.cn/share/YS0xNDEtNDA2NjEwNjk.html?cversion=2.0.0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